期刊介绍
《鸭绿江》杂志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纯文学期刊,自1946年创刊伊始,一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,贯彻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倡导现实主义,造就高品味的艺术形式,多元化、多样化,以“凝重、粗犷、创新、多彩”为主体审美意识,刊登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。【详细查看】
期刊导读
- 12/21历史上有哪些千年一遇的奇才(鸭绿江杂志收费
- 12/13心灵强大是一种什么样的强大(跨过鸭绿江鉴赏
- 12/09鸭绿江论文摘要怎么写(鸭绿江 刊物)
- 12/07鸭绿江论文的基本格式(萨尔浒之战为何失败)
- 09/26《跨过鸭绿江》孙维民:55次扮演周总理,个人生
鸭绿江论文摘要怎么写(鸭绿江 刊物)(4)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我:谁告诉你唐朝以胖为美的? 她:大家不都这样说嘛,而且我记得杨贵妃好像就是个大胖子啊! 她说的确实也没毛病,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,唐朝似乎
我:谁告诉你唐朝以胖为美的?她:大家不都这样说嘛,而且我记得杨贵妃好像就是个大胖子啊!她说的确实也没毛病,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,唐朝似乎确实是以胖为美的,但这种观点就一定正确吗?1.大家“唐朝以胖为美”的依据是从哪来的?大家认为“唐朝人以胖为美”大多来自自己的感性认识,因为唐代的绘画、雕塑、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,确实能感觉到她们是有些肥胖。唐代侍女图再就是各类文学作品对杨贵妃的描述,也加深了大家的这种印象。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提出了“环肥燕瘦”的说法,并作诗“短长肥瘦各有态,玉环飞燕谁敢憎!”而《开元天宝遗事》里也记载了“贵妃素有”。所以大家都觉得杨贵妃身体肥胖都能得到唐玄宗的宠爱,可见“以胖为美”确实是唐朝的一致审美了。2.这种观点究竟能不能站得住脚?其实仔细推敲起来,这种观点还是缺乏说服力的。唐玄宗给太子选妃时,让高力士派人选民间美女“细长白晳者”五人以赐太子。可见,唐代的选美标准是 :身材纤细,高挑,皙者为最美。唐代陈鸿的《长恨歌传》也说杨贵妃“纤秾中度”,也就是身材正常,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里也有“侍儿扶起娇无力”,既然都“娇无力”了,那怎么也不应该是个胖子。而且唐诗里也有大量描写“细腰”、“窈窕”等身材的诗句,如《公子行》中的“愿做青罗著细腰,愿为明镜分娇面”、《和春深二十首》中的“秋千细腰女,摇曳逐风”,都说明了唐朝人还是喜欢细腰美女的。范冰冰杨贵妃剧照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家的错觉呢?首先唐代留下绘画和陶俑等作品,绝大多数以北方关中的中年贵族女性为模特。中年的贵族妇女天天养尊处优,中年身材难免会发福,宋代的周昉就曾专门解释说关中妇人纤弱者为少,以中年贵族为主的北方女性,大多是圆脸或方脸,该脸型在绘画上就会给人稍胖的感觉。《步辇图》当然有些人会说,敦煌那里的壁画,呈现出来的女性也是比较胖的。但是敦煌本来就受的影响较深,而的菩萨像都是宝相庄严,显得富态丰满。敦煌壁画的作者把圆润丰满发挥到极致,就会让人物略显肥胖了。敦煌飞天壁画再就是是艺术品中唐代女性独特服饰,也会让我们产生错觉。唐代妇女的着装特点是身着长裙,在腋下束腰带,而不是从腰部束带,这就遮掩了女子的细腰与身材曲线,使女性显得肥胖。类似的还有唐三彩仕女俑、乐伎俑,通过更加艺术夸张的艺术塑造,使这些陶俑一看起来就很肥胖。唐代侍女陶俑3.唐朝人真实的审美观到底是什么样?唐朝人真实的审美观应该以“安史之乱”为界,前期的初唐、盛唐是“以壮为美”,后期的晚唐则是“以瘦为美”。首先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。唐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,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, 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、健硕的体魄,他们更喜欢体态壮硕的男女,因为这样才易于生存。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(就是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柴绍的妻子李秀宁),曾组建了一支“娘子军”,为李渊东征西讨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在她的带领下,大批贵族阶层的妇女也都走出闺房,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,进行骑马射箭,促进了胡风的普及。如果女性只是单纯的肥胖,是完成不了这么多的活动的。平阳昭公主剧照及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,他的民族思想更加开放,胸怀也更加开阔自信,在他的引领下,唐朝与许多国家都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,不同文化的影响、交融,,使唐人不拘于传统,,眼界开阔。而且那时生活都很富足,正如杜甫诗句所记“稻米流脂粟米白, 公私仓廪俱丰实”, 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。但是“安史之乱”以后,情况就发生了变化。因为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就是胡人,前后8年之久的叛乱,让唐朝开始由盛转衰。唐朝为了尽快平叛,借用了回纥、吐蕃等西北方胡人的力量,但这些胡人却居功放纵,烧杀抢掠,造成了很坏的影响。吐蕃还趁机夺取了河西陇右之地,使唐政府失去了广大的西域。这样唐朝的官员和文人自然会对胡风进行批判,他们认为唐王室重用胡人和倡导胡风,是发生的主要原因,所以要求尊王攘夷,具体到审美习俗而言,就是要恢复华夏正统习俗,所以再没有多少人提要以“壮硕”为美了。“安史之乱”给北方带来了严重的破坏,促使大批流民南下,同时很多优秀的文人贵族子弟也来到南方,完成了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。南方总体上受到胡化的程度比较小,而且南方女性身材比北方女性更加娇小,自然促使了大众审美向“以瘦为美”进行回归。
文章来源:《鸭绿江》 网址: http://www.ylj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958.html